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教动态 > 地市新闻 >

播下孩子成长的两颗种子—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陈会昌来威讲座实录

时间: 2019-06-23 18:31 来源: 威海市妇联公众号 作者: 威海市妇联 点击:


    6月22日,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邀请我国著名发展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陈会昌举办“成长引航”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我市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以及骨干家庭教育教师和家长8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由威海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威海大剧院承办。
 
    陈会昌教授作了《尊重天性,培养自控,激发主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颗种子》讲座。陈会昌教授主持的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长达24年的追踪研究及其研究结果,在心理学界影响广泛。“尊重平等教育理论”和“幼儿社会化”理论与多种干预措施在全国12个省市2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实验,产生了深远社会影响。讲座中,陈教授结合理论与实践,为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品格教育、尊重平等教育、儿童身上的两颗种子、儿童社交技能训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解读儿童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并提出许多精辟独到的教育原则与方法。
 
    尊重儿童天性
 
    陈教授结合遗传学的统计结果,详细阐明了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每个人的最大限度能力不同,每个人在每种心理能力上表现和发挥的时间表不同,有其独特的天性。我们要学会尊重儿童的天性,把孩子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看作一个自由、独立、完整,有其独特天性、人格和尊严的个体。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天性,接纳他的天性,并根据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同时提出了“尊重平等教育”的八条原则:尊重天性、“尊重”胜于“爱”、给儿童自由、培养自主性、尊重少数、不放任自流、尊重人所需的人格特征、尊重平等中的个别化。
 
    儿童身上的两颗种子
 
    在儿童身上有两颗种子:自我控制和主动性, 在这两个维度基础上,形成了四种类型:高主动性高自控,既有创造力又能遵守纪律;低主动性高自控,听话守纪律但缺乏创造性;高主动性低自控,有创造性但不守纪律;低主动性低自控,既无创造性又不遵守纪律。陈教授结合系列研究的实验视频,进一步分析了他持续跟踪208个家庭对儿童自我控制和主动性这两颗种子的培养对儿童成长造成的影响。
 
    自控力培养六原则
 
    陈教授指出,自我控制力这颗种子的培养在1岁以内就应该开始,在2-3岁大脑发育提供相应基础之后,对儿童自我控制力的培养和训练进入关键时期。他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和自身研究,提出培养儿童自控力的六项原则:一是不轻易对孩子做出整体性评价,如“你真笨”或“你真聪明”;二是不要横向比较,父母和教师永远不要说“你看看你,你看看人家!”——这种横向比较最容易伤害人的自尊、自信、自我价值感;三是既要爱,又要严,“没有爱、欣赏、表扬和奖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同样,对不符合期望的失控行为没有惩罚、批评、说理、引导、冷落、暂停、取消权利,教育也不会成功;四是建立情感联系,教育艺术的最大秘诀体现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情感关系中;五是既要听话,又要独立性,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无条件听从教师指示、百分之百吸收教师价值观的人,在具备基本的自控能力之后,独立性将变得更重要;六是成人必须做表率,父母与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应具有较好的情绪和行为控制力,具备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做孩子的榜样。
 
    品格教育
 
    陈教授首先详细讲解了“什么是品格”和“品格的道德品质、人格特质、社会特征三属性”,然后又分别从孔子“己欲立人而立人,己欲达人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的品格四个发端以及老子的《道德经》进一步深入论述了品格教育的重点方向和具体措施。
 
    陈教授的讲座旁征博引、妙语连珠,风趣幽默,处处散发着睿智和博雅的人格魅力,会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笑声。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对老师、家长来说是一次观念的颠覆和更新,让大家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做孩子的榜样,既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又不能放任自流,既要培养自制,又要激发主动,在观察的同时耐心等待。
 
    同时,讲座还公布了威海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首批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名单,并颁发聘书。讲师团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推广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培养儿童优良品质和健康人格为己任,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帮助和引导广大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认识,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威海市妇联)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